圖:2020年11月,大疆在深圳發布T30、T10兩款新品植保無人機。圖為參會者了解無人機T30。\新華社
兩會期間,代表委員只需打開手機履職APP,便可一鍵查詢各類工作報告、提交議案提案等,隨時隨地建言獻策。數字化已深入到兩會履職的方方面面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大力發展數字經濟,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,支持平臺經濟發展。不少代表委員認為,在擬組建國家數據局、跨境數據流動困局有望打破的背景下,加大超算、智算等新型算力合作、促進數據互通的同時,香港牽頭與灣區各政府攜手,與大學院校共同成立產業投資集團,“前研后產”的合作模式將促進大灣區數字經濟領域誕生更多類似“大疆”的獨角獸企業。
香港科研、深圳應用、東莞生產、國際成名……“大疆”正是有著濃厚大灣區基因的明星科企代表。在時下全球最火熱的數字經濟發展賽道,廣東正推進“強芯工程+軟件攻關”;香港正研究建設人工智能超算中心?;浉廴绾魏献鞔龠M更多類似“大疆”的獨角獸誕生?港區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、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(外務)黃錦輝說,足夠的算力是先決條件,大學科研、數碼產業發展、金融科技、智慧政府、醫療發展都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。
完善頂層設計 建國家數據局
“目前香港發展數字經濟的短板在于算力不足。即使擁有國內國際四面八方的數據,但沒有足夠的算力支撐就沒辦法啟動運算。”黃錦輝認為,香港特區政府規劃建設“人工智能超算中心”,向國際搶人才、搶企業,將有效彌補這一短板。全國人大代表、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苗偉也認為,大灣區具有優勢產業鏈,也有數字產業龍頭企業,如能加大超算、智算等新型算力合作,將促進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。
“硬件設施齊備的情況下,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是數據互通。”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吳杰莊指出,粵港澳大灣區內部制度多樣化,數據流通面對很多壁壘和挑戰。“盡管大灣區數據量很大,但數據收集能力仍不如海外。”
今年不僅政府工作報告提出“大力發展數字經濟”,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也提出組建國家數據局,負責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。黃錦輝認為,組建國家數據局有利于破解目前數據流通利用的困境,大灣區如能從頂層設計上加強合作,將逐漸磨合出更好的跨境數據治理方案。
跨境數據 優化匹配保安全
全國政協委員、香港僑福建設集團主席黃蘭茜認為,破局的關鍵,在于統籌好發展迫切與安全關切之間的關系,避免對數據跨境“一刀切”的傾向。她建議,在有關數據安全管理等法律法規修訂中,豐富對“跨境數據”的理解和使用方式,通過機制區分數據等級、優化數據匹配、保障數據安全、激發數據活力。
有了軟硬件支撐,制約創科企業進一步成為類似“大疆”的獨角獸的因素還包括資金缺口、管理困難、技術競爭。作為投資人,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、香港金融發展協會主席魏明德建議,粵港澳三地政府可以出臺政策,吸引資金投入數字經濟領域,并提供優惠的稅收和創業支持政策。“香港中文大學已經孵化出思謀科技公司、商湯科技等數字經濟獨角獸企業。”見證了不少獨角獸企業誕生的黃錦輝相信,在國家大力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背景下,更多類似“大疆”的獨角獸已經在不遠處。
魏明德認為,可由香港牽頭與灣區各政府攜手發起、并與大學院校共同成立產業投資集團。讓產業投資集團挑選科研成果,并對其進行估值、投資、孵化、輔導,讓大學教授、科研人員也以知識產權與科研成果出資,成為股東。“在政府、科研機構和市場共同作用下,相信擁有大灣區基因的‘大疆’企業會在大灣區各城市遍地開花。”